姚明在国际大赛的数据,在世界上属于什么级别?

姚明篮球比赛视频-姚明篮球juesha

姚明在国际大赛的数据,在世界上属于伟大的中锋之一,他用自己的比赛数据说明了一切。NBA被公认为是篮球运动中最好的殿堂,无数的球员希望进入这个终极联赛来发表自己的故事。美国运动员在这项运动中总是有优势。但是在NBA的历史上,许多国际球员也成功了,成为了NBA的超级巨星。我们在中国最成功的NBA球员无疑是姚明,姚明在2002年进入了NBA成为其中的一员。

1980年,姚明22岁时就参加了选拔赛,人们对这种“巨人”,尤其是火箭队对其2.26米身高感到好奇。姚明认为它可以代替奥拉朱成为球队新的代表团中心,因此从一开始他就在中国获得了“小巨人”的身份,姚明成为NBA历史上第一位外籍球员。姚明在新秀赛季平均每场拿下13.5分和8.2个篮板。

姚明得到了中国球迷的充分认可,并入选了全明星队,并以29000票的优势击败了对手奥尼尔。许多美国人批评姚明,但他会告诉你,他将利用这种力量征服所有人16个篮板和7次助攻,命中率高达71.4%。最高分。由于他的出色表现,他于2004年再次入选全明星,他的第二个赛季是82场常规赛,每场比赛都能取得17.5分,9.0个篮板。

帮助火箭队进入2003-04赛季西部联盟的季后赛!姚明的旺季是2006-2007赛季,平均每场25分,9.4个篮板,2.0助攻和2.0盖帽!在他的职业生涯中,他总共开始了486场比赛,共476场比赛,在32.5分钟内获得19.0分,9.2个篮板,1.6次助攻和1.9次盖帽!姚明在职业生涯中没有获得任何重大奖项,但仍然是NBA的重要中锋之一,也是中国的骄傲之一

麦迪35秒13分绝杀马刺的比赛中,姚明发挥如何?

其实,任何一名超级巨星都有自己的代表作。35秒13分这场球必然属于麦迪,姚明无论发挥好坏都注定是配角。

回顾当年的这场经典比赛,不得不说,在最后的35秒13分的疯狂大逆转之前。比赛打得十分沉闷,无论是领先的马刺,还是落后的火箭,都打的比较低效。

双方的投篮都是频频打铁,彼此的犯规、失误也都比较多,就是一种慢节奏的、特别割裂的感觉。

那还是一个拼阵地战、拼防守的NBA年代,但即使我们这种当年铁杆的火箭球迷,也感觉比赛将在这种慢腾腾“磨”的节奏中,被马刺带走比赛的胜利!

姚明在与邓肯的较量中略占上风

火箭全队其实都不在状态,只有姚明的进攻有命中率的保证。但球权大都在麦迪的手里,那天的比赛很有意思!

麦迪似乎感觉自己手感不俗,所以前三节的出手特别多,但却频频打铁!因此,姚明在内线拿到的出手机会不算太多,零敲碎打地2分2分的拿分。

姚明和邓肯的较量中算是半斤八两,这是数据上的,其实两人攻防并不直接对位。姚明全场拿下27分10篮板,数据上的贡献肯定是大大的,可以说为火箭疯狂反击打下了基础。

火箭这边由于发动机麦迪命中率太低,所以球场的节奏一直是在马刺一边的。那种感觉就是分差不大,但是火箭队就是赶不上的感觉。于是,作为观众的我就走了(此处省略后悔一万字)。

麦迪时刻真的是感动了上帝

麦迪时刻这种35秒13分的事,其实完全超出了实力控制的范畴!光你麦迪连中4记三分球还无法完成逆转,还得有马刺这边的“神失误助攻”才可以。

所以,35秒13分的这场球,我们不必去提姚明发挥如何、邓肯发挥如何、吉诺比利发挥如何、帕克发挥如何。

这注定就是麦迪的比赛,而且是麦迪整个职业生涯的代表杰作!放在NBA任何一个时代,都是可以拿出来一较高下的神作。

严惩54号裁判!吉布森3+1属误判,首钢输得不冤,CBA乱象姚明无奈

CBA淘汰赛继续进行,昨天晚上北京首钢队迎来了季后赛第一场比赛,对手是吉林东北虎队,这是首钢队常规赛末端精心挑选的对手,按理说首钢队拿下对手应该成竹在胸,谁料最后时刻却惨遭琼斯的绝杀,如意算盘掉了一地。而主教练雅尼斯最后时刻的布置也体现了他的业余水准,关键暂停起了反作用。

在常规赛收官阶段,北京首钢队竟然毫无竞技精神,在接连雪藏林书豪、翟晓川以及朱彦西等多名主力的情况下放水山东和新疆,这样的结果是挤掉了同城的北京北控队,虽然看起来在自己的掌控之中,但是自身也失去了和强队较量的机会。再加之南昌赛区防疫等原因,首钢队主力球员一下子多达半月之久没有打比赛,球场上的状态自然无法保证。

而首钢队竟然对于挑选吉林队这个对手成竹在胸令人一头雾水,为什么偏偏要排在第七去打吉林呢,因为吉林队后半段17场比赛足足赢下了14场,这是比辽宁队还可怕的战绩。可能雅尼斯的考虑是吉林队七八人轮换体力是个大问题,但是咬咬牙打个两场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,再加上琼斯这个强点,首钢队自然败下阵来。

果不其然,从比赛一开始吉林队就掌握了场上的主动权,虽然林书豪第一节5投全中,但是吉林队仍然领先6分。第二节琼斯开始发威单节砍下16分,吉林队也带着10分的优势进入下半场。第三节吉林队体力逐渐不支首钢队搬回6分,但是从始至终吉林队一直手握优势。末节首钢队保持手感一度反超比分,最终凭借琼斯的压哨上篮绝杀比赛。

本场比赛的关键点发生在最后一节还剩1分30秒左右,当时雅尼斯喊出暂停后,由吉布森替补林书豪登场,吉布森一上场就用一记上篮稳住局面,之后面对崔晋铭的防守打成3+1,将比分扳成102-100,这几乎是改变比赛的一球,就连在场下蹬自行车的林书豪都拍手称快,因为实在太振奋人心了,落后了一整场的局面就这样反转了。

不过比赛的赛果仍旧是首钢队输球,可能很多球迷把责任归咎于雅尼斯的最后争议暂停,其实这是很不公平的,因为就之前吉布森的3+1而言本身就是一个误判,假如没有裁判的袒护的话首钢队早早就输掉了比赛,也就不纠结最后的暂停如何了,所以首钢队输得并不冤。而这一个误判也体现了CBA联赛的乱象,这是姚明急需整治的。

我们来看这一个进攻回合,当时是由刘晓宇运球寻找机会,而吉布森兜出来跑位后,刘晓宇顺势一个掩护就给吉布森留出了空当,吉布森结束顺势出手投篮打成3+1。但是在刘晓宇掩护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进攻犯规动作,负责防守吉布森的崔晋铭结结实实撞在了刘晓宇身上,刘晓宇自己也是非常不好意思,站在原地不动,显然是裁判吹罚,但是54号裁判就在身边,并没有吹罚刘晓宇进攻犯规,而是崔晋铭防守犯规,令人一头雾水。

很显然这是一个重大误判,54号裁判竟然明目张胆漏吹了刘晓宇的掩护犯规,如此偏袒首钢队令球迷不满。因为吉林队七人轮换后,崔晋铭仍然保持较高水准去防守吉布森,最后却遭遇了阴招,一整场的努力差点葬送54号裁判之手,不知道赛后吉林队会不会向联盟申诉,毕竟这是很关键的判罚和漏判误判,想必姚明也不会袖手旁观的。

虽然CBA联赛一直在进步,但是关于裁判的执法问题一直都是很大的争议,像闫军、汪梅以及段铸这样的国际名裁都出现过误判,而昨晚54号裁判更是明目张胆袒护首钢,这种现象何时能够越来越少直至消失,CBA乱象不禁让人捏一把汗。本赛季季后赛进行了改制,姚明为了中国篮球的进步已经做出最大的努力,但是下一步如何整治场上吹罚问题,仍旧是一个难题,这可能也是姚明无奈的地方。

王仕鹏当年对斯洛文尼亚绝杀进球, 姚明事后为何说他是蒙的呢?

中国体育其实有很多经典的绝杀,在大阪世乒赛刘国正在落后7个赛点的情况下绝杀韩国名将金泽洙,而篮球赛场上的绝杀,莫过于王仕鹏当年对斯洛文尼亚绝杀进球,这个离三分线还有一步之遥的进球,堪称中国篮球史上最佳绝杀进球。。他在完成绝杀后那句“王仕鹏击败了斯洛文尼亚”的经典解说,至今还在耳边回荡,而他和姚明、刘炜相拥而抱。中国球员激动和喜悦的画面,如今仍历历在目。

2006年,王仕鹏作为中国男篮的一员随队来到日本参加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。这也是他在2005年首次入选国家队之后,第一次参加世界级别的大赛. 小组赛第3场,中国男篮没能按计划赢下波多黎各队,这也让小组赛最后一场对阵斯洛文尼亚队的比赛变成了一场“Win Or Go Home(要么赢球,要么回家)”的关键比赛。

中国队核心姚明带伤打满全场,在他的带领下,中国队与斯洛文尼亚队鏖战到了最后一刻。终场前5.8秒,斯洛文尼亚球员突破抛射命中,将比分反超2分。在没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,中国男篮只有放手一搏。

王仕鹏在后场接到刘炜的底线发球,在两名对手的围追堵截下运球推进到前场,在离三分线还有一步距离的地方干拔出手。

终场哨声响起,球应声入网。比赛结束了,中国男篮战胜了对手,打进了世锦赛的复赛阶段!

这是男篮历史上最激动人心,意义非凡的绝杀也让王仕鹏就此坐稳了男篮主力的位置,此后的几届赛事——亚锦赛,北京奥运会,2010年世锦赛——王仕鹏都是国家队最倚仗的外线火力点。

几年以后,姚明已经成为了篮协主席,访问日本时,再次来到当年的比赛场馆,特意让王仕鹏在曾经命中绝杀三分的位置,投了10几个球,命中率仅为33.3%,于是乎开玩说王仕鹏当年的绝杀三分是蒙的。

其实明显人都知道,没有了压迫式防守,没有了激烈的场上对抗,投篮命中率也不可能达到100%,尤其是3分线外的投篮。 而姚明说的这一句大实话,但更多是出于对王仕鹏的那份勇气和担当,以及永不放弃舍我其谁的精神,给予的一种肯定和尊重。

我们都知道任何绝杀都有运气成分,在NBA赛场也有经典的绝杀,无论是科比4.1秒的绝杀,麦迪35秒狂砍13分,费舍尔0.1秒绝杀马刺。詹姆斯3秒绝杀步行者,其实这些都可以说成是“蒙”的,不到最后0.1秒一切皆有可能,这也是篮球的魅力所在。

但绝杀也要以实力作基础,没有平时的千锤百炼,始终如一的训练和良好的大局观意识,上帝是不可能让你完成最后一投绝杀的。本场比赛的主人公王仕鹏赛后也表示完成投篮后没看比分,转身看到姚明飞身冲过来,才意识到绝杀了对手,这也是全场比赛王仕鹏的唯一进球。一球成名之后,王仕鹏的信心和技术环节大幅提升,成为了广东男篮和中国篮球最优秀的外线射手,他的那记金子般绝杀三分,也写进了中国篮球历史。